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friendship - IMG_3604
Photo Credit: N i c o l a, from: friendship – IMG_3604, CC2.0

 

原文:Aron, Arthur, et al.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1997): 363-377.

Intro

本實驗提出一個實用的方式來建立人際親密關係。一個人是否處於一段關係、特定關係中的個人配對,以及關係發展的情況則是操縱變量。在一個 45 分鐘的對話中配對間會根據關係建立的任務逐漸的將自我揭露情況提升。…..。

總之 ─

  1. 自我揭露的對話比起普通談話來的有效。
  2. 以下幾種事情不影響親密感的建立:
    1. 約定、或是重要的事情
    2. 普通談話
    3. 相互本來就有喜歡 (或是不喜歡)
    4. 「建立親密感」本身是一個任務與否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歡迎打賞

BTH: 35QooNA82isrmQLmpEnqXpJoxeZmaPubPf

ETH:0x4cf61fea5EA842D202B85158d8b5e239C872De46

或是點選下方圖片贊助我一杯咖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